今年以来,淮阴区推动人大更加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以钉钉子精神深化“人大+”模式,以务实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在代表履职中建新功,深化“人大+服务”模式。聚焦民情民意收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成“一家一点四站”,每月设定选民接待日,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紧盯居民群众最关心的“一老一小”问题,打造“温暖守护暖心相伴”一系列活动,定期慰问关爱空巢老人,让老人们“空巢不空心”;组织人大代表与困境留守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全力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坚持把群众提出的问题清单作为代表的责任清单,形成了“有事找代表”的工作格局。
在民生保障里显担当,深化“人大+监督”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员”的作用。提前对接民生实事项目承办单位,摸清项目进展情况,“清单式”列明监督任务和方式;组建以项目属地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单元的监督小组,建立行之有效的跟踪机制、测评体系,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确定、落实到“开花结果”的过程看得见、摸得着。
在乡村建设上展智慧,深化“人大+治理”模式。通过“平台+走访”的方式,依托代表联络站平台和选民走访,加强对河湖治理保护工作的宣传,增强群众自觉保护河湖的意识;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专题视察,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巡查和督促工作,为村容村貌提升等出谋划策;创新建设“六和”民主实践点,通过人大代表监督,以村民自治促群众齐治,全力打造水环境治理新局面,推动实现“社区和谐、邻里和睦、家庭和乐、人人和善、生活和顺、人水和美”的“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