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涟水县以敢为争先的拼劲、务求实干的韧劲、只争朝夕的干劲,坚定重大项目攻坚,做强平台版块支撑,深化集成改革,持续推动涟水经济开发区向着“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标迈进。
一是坚定重大项目攻坚,构建更具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招商选资质效提升行动。深入探索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新途径、新路子,通过精心培育“耐心资本”、打造一批场景机会清单。找准产业体系构建发力点。深入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两新一绿”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按照“补前端、强中端、延后端”思路,充分发挥捷泰、阿特斯、巨石、今世缘等龙头企业“强磁”效应,推动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协同并进,着力招引以辅材为主的光伏和储能新能源企业、以玻纤为原料的巨石上下游企业,以及饮料、烘焙等配套企业,建立健全大中小、上下游企业协同共生、韧性强劲的产业链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创企业外部引进和本土培育相结合,全面启动科技招商,围绕“平台、企业、人才、项目”等科技创新要素,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成长企业等项目招引比例;大力推进现有科创企业扩容提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制度,壮大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加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助推实体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二是做强平台板块支撑,打造更加适应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载体空间。围绕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园区”,坚持以多规合一为抓手,加快项目用地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融合编制,探索“片区开发+专项债”开发模式,高标准、一体化推进“一区三园”四大平台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扎实推进路网体系、电力保障、雨污管道等一系列基础工程建设,大力度开展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再盘整储备一批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工业用地,全面保障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科技型种子型中小项目进驻需要。深入实施“科创载体引领赋能”计划,因地制宜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科创综合体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布局建设,加速创成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子,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抢抓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政策机遇,重点以中国巨石等龙头企业作为建设基础和合作纽带,聚焦发展复合新材料产业,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园等对外开放平台。加力提速园区城市功能更新,精准谋划实施一批集创业、休闲、娱乐、消费、餐饮、居住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配套,进一步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现代化园区,以新载体大平台托举先进制造业崛起发展。
三是深化系统集成改革,探索更好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的“路”与“桥”。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出台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文件,持续优化“涟快办、固定项目日、我来帮你忙”三大服务体系,切实打通前端招商和后端服务各环节。更深层次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的运作提升,加速招商公司实体化进程,科学理顺内设部门职责分工,厘清开发区与属地单位职责边界,推动管运效能实现从“1+1>2”的加法跨越到“乘数效应”。紧扣“六能”要求,更大力度畅通人员“内外”循环、“上下”流动渠道,持续优化调整队伍年龄结构、提升年轻力量比重;用好用活正反“双向”激励,强化常态考核、招商专项考核、及时奖惩、先进典型管理等工作机制,切实让项目实绩成为能上能下的“风向标”、评先选优的“指南针”、优绩优酬的“基准线”。同时突出“干什么学什么、想干什么学什么、学成什么干什么”,精心绘制人才培育路线图,深入实施学历提升、职称提高、能力提标“三提”工程,充分释放“人才第一资源”能量,着力打造具备“懂产业、通项目、善服务、有激情”鲜明特质的干部队伍。
凝聚共识增合力,扛起使命谱新篇。1月7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淮安市淮阴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区会议中心报告厅开幕。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齐聚一堂、认真履职,为冲刺“双百”目标,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阴...【详细】
举办两届江苏黄瓜节、建成集产业、体验、教育于一体的我国首个黄瓜博物馆、助力丁集镇(黄瓜)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江苏淮阴黄瓜科技小院成为省内首批获教育部重点支持的科技小院之一,这些都离不开淮安淮阴区科技镇长团团员娄...【详细】
近日,江苏省淮安中学教育集团2023学年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淮安市文通中学举行,集团全体教职工及部分学生参加典礼。评选活动于2024年10月30日启动以来,该集团两校师生员工积极响应。经报名、投票和人选审定三个阶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