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淮安网 » 头条 » 正文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楫笃行谱新篇

2025-01-08 09:36:31 来源:中国江苏网

——政协淮安市第九届委员会二〇二四年工作综述

践行嘱托再出发,砥砺奋进又一年。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政协始终恪守“政治同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确保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行。

这一年,市政协坚持“事业同向”,紧跟市委步伐,谋创新之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贡献了政协力量。

这一年,市政协深化“履职同行”,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靠奋斗出彩。“码”上议服务为民、数字政协等10项工作得到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的批示肯定,全国政协网站、《人民政协报》等全国主流媒体平台多次宣传推介。

强化政治引领

凝聚向心新合力

市政协坚持把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作为始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履职,确保了政协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扎根到思想上。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完善以政协党组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五学”制度体系,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18次、71篇,重要协商议政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11次,确保学习贯彻扎扎实实、踏踏实实。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行动中。自觉维护市委统一领导,做到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聚焦到哪里。市委高度重视政协事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召开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座谈会,着力推动全市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立党政领导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市委书记史志军率先到政协向常委会通报重点工作。持续擦亮“政企协商座谈会”品牌,市长顾坤连续两年参会并与企业家委员面对面交流。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转化。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系统内。研究制定《关于新征程上全面加强政协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量化19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两个全覆盖”走深走实。

围绕中心大局

同绘发展新蓝图

市政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任务,积极履职尽责、精准建言资政,助力推动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围绕“持续聚焦‘新三样’,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提出优化产业布局、注重引培并举等18条针对性前瞻性对策建议。专题调研督办“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赋能发展高质量县域经济”等重点提案,为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汇智聚力。召开政企协商座谈会,推动解决企业家反映的困难问题60余个。

聚焦“高水平生态”献计献策。紧扣“加强‘百里画廊’湿地生态保护”开展调研监督,就文旅融合提升项目等组织委员视察、开展界别协商。就“生态碧水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助力淮安更好彰显生态水城独特魅力。

聚焦“高品质生活”建言助力。聚焦“加快县中振兴”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形成高质量监督报告,助力县中名校录取实现重大突破。围绕“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工作扩面提质”等开展体验式调研、融入性视察,有力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就“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协商议事,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强基础、补短板、提水平。

广泛凝聚共识

汇聚团结新力量

市政协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强大正能量。

在联系界别群众中增进共识。出台《关于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双周联系委员日”活动,主席会议成员先后18次邀请152名委员交流谈心。创建重点联系界别群众名册,423名委员与860名界别群众建立联系,开展联系活动1140余次。

在深化团结联谊中扩大共识。组织全体委员集中视察重特大项目建设情况,举办“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专题学习报告会,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主题读书演讲比赛等,引领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坚定信念,汇聚力量。赴深圳走访看望港澳委员并开展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提升培训,召开淮台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进一步凝聚团结奋进共识。

在强化文化宣传中传播共识。征编《淮安工业记忆》,出版《新安旅行团》,举办“红色音乐说党史”活动12场,开展文史“四进”活动23场。在全国主流媒体刊发市政协特色工作报道110余篇,“淮安政协”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政协第二,市政协作为基层政协优秀代表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并作书面交流。

坚持履职为民

彰显政协新作为

市政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切实做到为民建言、为民代言,在履职为民上彰显新作为。

关注民生福祉献良策。坚持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履职“头等大事”,围绕就业、社保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引导委员将事关民生问题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提案,切实提升为民建言质量。

紧扣群众关切解民忧。打造“码”上议升级版,先后开展服务为民活动1.35万场次,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万余个。做法获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批示肯定,并作为全省设区市政协唯一一项特色工作写入《省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若干措施》,省政协办公厅《简报》专刊推介。

助办民生实事惠民生。2024年,市、县区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共开展送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法律“五送”关爱服务活动60余场次,受益群众1.8万余人。

注重守正创新

打造履职新品牌

市政协紧扣时代脉搏,深化创新实践,推动政协工作创优争先。10项特色工作获全国政协、省政协领导批示肯定。

创建“数字政协”新样板。深入开展“数字政协深化应用年”活动,推进“数字政协”系统功能升级优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平台一体化、协商议政在线化、委员管理数字化、机关办公信息化。

拓展“慧”提案新功能。创新升级并启用“慧”提案2.0版,建设提案工作“六全”工作机制,推动提案工作“三提升”。2024年,立案提案420件全部按时办结,提案质量第三方绩效评议得分80分以上的占98.8%。

建立“云”履职新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赋能委员履职事项,履职实况一目了然、委员管理一键清晰,实现为委员履职精准“画像”。

构建“两述两评”考核新机制。召开主席会议现场听取专委会年度工作述职并逐一进行评价,召开常委会议书面开展专委会主任年度工作述职并进行集中评价,有力提振专委会干事创业精气神,做法成效获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中国政协》杂志作重点推介。

拓展“委员工作室”履职新平台。高质量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重点提升打造30个界别型、专题型委员工作室,95个区域型委员工作室,开展政策宣讲、科技助农等活动150多场。

加强能力建设

展现自身新风采

市政协注重强基固本,把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一体推进委员队伍、机关干部队伍、专委会能力建设共同提高,不断夯实政协履职基础。

委员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强化委员担当,印发委员年度履职清单,组织开展11次委员培训和政协讲坛等活动,依托“云履职”平台动态管理委员履职情况并实施考评,积极促进委员履职能力再提升。

专委会职能作用不断深化。强化专委会工作创新实践,突出“一委一品”工作思路,“红色音乐说党史”“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等一批特色工作成效显著,多次得到省市领导肯定。

机关自身建设持续增强。强化机关履职服务效能,健全“周有计划、月有重点、季有讲评、年有考核”工作机制。按照党纪学习教育计划,举办专题读书班2期,组织专题党课4次,开展学习讨论10次,组织机关干部赴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等4次,进一步夯实机关干部廉洁自律根基。

两级政协联动效能逐步彰显。加强对县区政协联系指导,组织市县政协主席座谈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议等,积极探索推动全市政协联动履职实践。

凌云纵笔起长卷,勇立潮头向未来。新征程中,市政协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样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