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淮安网 » 要 闻 » 区县 » 正文

经开区:当好全市经济发展引擎

2024-11-04 20:06:07 来源:淮安网

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把推进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扣年度项目攻坚目标,积极组织各部门把招商引资、项目开竣工、有效投资等重要指标逐一分解细化到项目建设推进的各个时间节点,加强统筹调度和协调服务,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在此基础上,淮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不定期调度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挂钩领导工作推进情况,高位推动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持续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一是服务精准  项目建设“加速度”。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一步。天合光能项目作为市、区两级超百亿的重特大项目,经过2022年至2024年的持续投入,累计投资规模已达200多亿元。天合光能四期单晶硅切片项目从签约至开工仅用27天,5个月实现首片产品正式下线;五期项目借鉴四期项目建设经验,于2024年1月18日正式签约,仅用140天完成主设备首次进场,10月5日首件产品下线。为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该区为项目精准制定“一案一策”方案,淮安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靠前指挥协调,15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定期梳理项目建设问题,坚持“每天一通报、三天一会办”,做到“小问题不过夜、大问题不隔天”,为项目落地构建“全流程、全天候”快速反馈和服务帮办机制,凝聚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持续统筹发力,推动工作落实,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审批高效  项目推进“扶摇上”。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该区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常态化推行“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的基础上,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生命周期,拓展应用“提前预警+超时默认+限时办结”“并联审+容缺办”“减材料+免证照”等特色改革成果,推行“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的“三极”服务机制,实现重点产业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的“四即”快速审批模式。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等综合性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审批效率,完成全区企业项目投资备案333个、“拿地即开工”项目10个。鹏鼎控股于2006年落户淮安经开区,一年后建成淮安第一园区,2015年建设淮安第二园区,2020年第三园区开工。第二园区从签约到开工用时9个月,第三园区持续刷新纪录,在签约162天后就开工建设。

三是纾困解难  项目运行“节节高”。该区始终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聚焦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全要素,突出精准高效、超前周到,及时疏通堵点难点,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运营提质增效。今年前三季度,该区192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1.53亿元,同比增长40.0%。目前,在建项目逾百个,亚太中商金属及塑料零部件表面处理项目、高路复合材料项目等一批重特大项目相继破土动工,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该区将围绕市委提出“当好全市经济发展引擎”的定位,锚定“当排头、走前列”目标,坚持“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搭建投资兴业的舞台、打造安心创业的沃土,全力加快迈向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园区。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履行代表职责 赋能经济发展——记市人大代表、江苏杰创科技集团董事长徐剑锋

仪器仪表号称工业系统的“耳目”,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作为金湖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仪器仪表产业发轫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这里走出的仪表产品成功用于我国第一艘运载火箭。2024年,金湖县“质量技术...【详细】

中国江苏网淮安2025/01/07

淮安市经开区:推进“五端融合”,驱动政务创新

经开区聚焦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数字赋能”和“创新引领”为驱动,深度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审批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服务体验。一是线上线下双轨,开启服务新篇。在数...【详细】

淮安网区县2025/01/02

淮安市经开区30亿元产业生态链项目签约

从洽谈到签约只用7天时间,刷新了“经开区速度”!12月29日,淮安经开区与广东昱升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卫材产品生产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这是淮安经开区继引进卫材产品材料端链主...【详细】

新华报业网淮安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