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淮安网 » 要 闻 » 淮安 » 正文

淮安唤醒“沉睡”土地 激活产业“春水”

2024-10-17 11:04:23 来源:新华报业网

土地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将“空间要素足不足”列为重点解决的五个问题之首。各地各部门敢闯敢试,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攻坚克难状态,深入挖掘潜力、多方统筹资源,全市低效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工作呈现良好态势。2021年至2024年,全市累计整理利用各类存量土地11.44万亩。其中,今年全市已整理利用各类存量土地2万余亩。

考评引导,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我市研究制定《全市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利用考评办法》,聚焦低效工业企业用地盘活更新、集中连片土地储备、收储地块新上项目质效、地区总体质效提升等方面,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考量,达到既“考事”又“考人”的目的。各县区(园区)均成立工作专班,确保工作合纪合法。淮安经开区、淮安区结合实际,制定工业用地收购补偿管理办法,让收购工作透明化、规范化。部分县区(园区)制定免责事项白名单或建立“容错纠错”风险防范机制,既鼓励干事创业,又有力保护和关爱干部。

分类施策,让“存量”赋能新动力。实施“一企一策”,因地制宜推进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各县区(园区)结合本地产业布局规划、企业整体质态、用地需求急缓程度等因素,重点关注产业契合度、投资强度、综合效益等指标,形成低效企业库,“一企一策”制定盘活方案。各县区(园区)以整体思维强化协同配合,建立事前研判、事中监管、事后处置三个环节的联动机制,推动项目入园、出园规范化和制度化,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重大项目开展低效闲置土地处置,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利用低效企业腾退的土地引入产业链关联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群化发展。

创新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各县区(园区)设置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全周期供应管理,从源头避免新增低效企业。市工信局牵头制定《淮安市产业发展投资监管协议》,明确项目投资强度、产业类型、亩均税收、能耗强度、转租限制条件等约束性条款,合法合规设置项目退出机制,建立政府和投资主体义务和权利对等的法律关系。全市各开发园区打破信息壁垒,避免不符合入园标准的项目进驻。部分开发园区对拟出租厂房企业报备的信息进行核实和审查,定期对租赁项目的质效、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跟踪评估,产业园区整体质效得以提升。

责任编辑:吴青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江苏淮安:“海棠心愿”慈善基金会正式授牌揭牌

3月4日上午,“海棠心愿”慈善基金会特邀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同志在北京为基金会授牌。淮安市“海棠心愿”慈善基金会于2025年1月成立,由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共同发起,旨在弘扬公益精神,致力于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详细】

中国江苏网活动2025/03/07

淮安自来水楚州分公司女员工共庆专属节日:“春日炙趣行,巾帼同乐日”

3月6日下午,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楚州分公司的女员工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特别庆祝活动——“春日炙趣行,巾帼同乐日”。这一天,那些平日在供水一线默默奉献、确保城市用水安全的女士们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尽情享受专属于她们的欢乐时...【详细】

淮安网淮安2025/03/07

淮安市淮阴区:小辣椒成致富大产业

早春时节农事忙。走进淮安市淮阴区古清口街道辣树村辣椒现代产业园,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辣椒。“我们采用数智赋能大棚管理,温度始终保持在28摄氏度黄金生长区间,并通过滴灌技术精准控制水肥配比,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产量还...【详细】

人民网-江苏区县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