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浸式体验、科技性探索,首个长江主题数字大展开幕
- 2023年11月29日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提要:本次展览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制作团队(黑弓文化)倾心打造,通过5G科技、4K交互、虚实共生、超感体验等,把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之美画卷浓缩成了这2500平方的展陈。展览定位于综合数字媒体空间,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呈现长江及其流域的美学、文化,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巨变。
数字长卷、纸本水墨、分屏影像……当长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11月24日,“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在江苏大剧院开幕,这是首个“长江”主题的数字大展。长江数字文化双创基地同期成立,让人们享有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本次展览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制作团队(黑弓文化)倾心打造,通过5G科技、4K交互、虚实共生、超感体验等,把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的长江之美画卷浓缩成了这2500平方的展陈。展览定位于综合数字媒体空间,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呈现长江及其流域的美学、文化,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巨变。
步入展区,变幻的光线便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乘上想象的舟楫,随即开启一段穿越时空之旅。开篇序言“天际流”将长江的浩渺、宏大与永恒奔流,通过数字技术的转译和立体投影,将长江再现于眼前。
“凤凰台上凤凰游”“金陵王气黯然收”“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句诗句通过投影立体展现在一张“水墨画”上,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创作的作品《长江诗境图》剖析长江流域地理纬度、展示沧海桑田变化的同时,也将诗性长江的文脉揉进江山中,展现出一幅可阅读的长江图景。为了更好地展现诗句,作品还巧妙地运用了3D打印、全息投影等技术,观者得以和长江的“对话”,搭载起传统与当代的“桥梁”。
行至更深处,“通天河源生命奇迹”“巴山蜀水壹江共频”“云梦泽日月岁新”“扬子春潮江河湖海城”“奔流人海河海同脉”五个篇章将长江的故事“娓娓道来”,汇集了沉浸感十足的艺术装置,刻画出长江上中下游的蔚为壮观与迂回婉转,溯源伟大河流的雄奇与浪漫。
在邱志杰看来,用数字手段去表现长江主题更感性,也更有互动性,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观展门槛更低。进入展区,观众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静下来,不仅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会忍不住用脚、用手掌去触摸,用呼吸去感应,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何以长江”。长江为宣、数字为墨。让长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对长江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展览也希望以艺术的方式有力地推动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