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到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到加强劳动者保障,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难题到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委员们发言越来越积极,部门回应也越来越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我们要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政协“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题协商座谈会召开,现场政协委员、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稳就业之策,绘制幸福就业蓝图。
近年来,淮安市始终将稳就业、促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产业发展为支点,以政策保障为助力,以服务优化为路径,全力打造“稳稳的幸福”就业环境。数据显示,近三年全市新增就业11.0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36.36%,就业规模和质量同步攀升。
淮安的就业“热度”,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先进制造业为“牛鼻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式发展”。数据印证了这一成果:2024年,全市规上企业用工增长13.8%,带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市政协委员潘光杰认为:“枢纽经济是淮安的独特优势,应以此为契机加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有机融合,培育就业新动能,为高质量就业开辟更多空间。”
同时,农业现代化也成为就业增收的新引擎。“淮安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提供了大量贴近农村劳动者需求的岗位。”委员们认为,在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中,可以实现就业增收两不误。
“一人创业,带动一群就业。”座谈会上,创业话题频频被提及。淮安市不断完善创业服务链条,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校科技园等创业平台,推动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在创新中壮大,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市政协委员蒋亚娅分享了一组数据:“一家民营企业,平均可吸纳10~12人就业。”她建议,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让更多劳动者“创业有资源,就业有技能”。
劳动力素质是就业质量的核心。近年来,淮安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新增高技能人才3.6万余人,为产业转型和就业稳定注入“新鲜血液”。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曹曙春表示,淮安正紧密对接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动态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高质量就业离不开高水平服务。淮安市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从精准就业信息对接到高效解决劳动争议,为劳动者营造了安心从业的环境。2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建立,帮助低收入人口、残疾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从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到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到加强劳动者保障,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难题到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委员们发言越来越积极,部门回应也越来越主动,在一问一答中加深了相互了解,也将专题协商会气氛推向高潮。
“委员们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问题深入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些宝贵的‘金点子’将成为推动淮安市高质量就业的‘金钥匙’。”在座谈会接近尾声时,淮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国喜表示,市委、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并采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通过扎实的政策保障、精准的服务举措和科学的产业布局,以实干托起群众的稳稳幸福,书写新时代的就业答卷。
核心阅读:从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到完善就业支持政策,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到加强劳动者保障,从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难题到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委员们发言越来越积极,部门回应也越来越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详细】
为破解全区中小型工业企业基数大、安全投入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难题,清江浦区紧扣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主线,以“谋、准、暖”三字诀为抓手,全方位夯实中小型工业企业安全基础,深层次激发安全管理新动能。一是谋字为先,织密责...【详细】
今年来,盱眙县全县上下奋力把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用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跨越赶超的更强后劲。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加速“奔跑”。盱眙全县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