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和信用差异化监管,切实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先行,夯实制度基础
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及《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最多查一次”检查场景清单》,构建科学高效的执法检查体系,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压减检查频次。通过建立完善制度框架,为监管工作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平台支撑,推动监管规范化
全市272个监管部门全面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建立“一单两库”,即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库和执法人员库,实现清单管理全覆盖。同时,印发跨部门联合检查场景清单,严格落实“三不查”原则——无法定依据不检查、无事项清单不检查、无监管计划不检查,确保监管行为依法依规、精准高效。
联合监管,提升执法效率
淮安市创新推行“最多查一次”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的行业,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市场监管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参与,形成跨部门联合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内部综合+外部联合”方式,整合任务、集中抽取检查对象,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2024年,全市跨部门联合检查实现100%覆盖,联合抽查经营主体占比达78.7%,涉企检查比例较以往下降53.4%。
信用监管,实施差异化管理
淮安市积极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的常态化应用。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高风险企业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并开展入企现场检查;对低风险企业则优先采取非现场检查方式,实现“无感检查”“无事不扰”。2024年,全市各监管部门共开展基于信用风险分类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1355次,抽查企业10520户。其中,A类企业问题发现率为6.2%,D类企业问题发现率高达46.4%,充分体现了监管的精准性和靶向性。
成效显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淮安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不断完善,监管效能显著提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大幅减少,获得感不断增强。下一步,淮安将继续深化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淮安市牢固树立“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理念,不断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强化跨部门综合监管和信用差异化监管,切实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详细】
近年来,盱眙县三举措积微“成”著,“全”心服务千家万户安居乐业。以共情之心,筑牢安居之基。盱眙县坚持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努力把住房公积金发展为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不断开拓创新...【详细】
近年来,盱眙县三举措积微“成”著,“全”心服务千家万户安居乐业。以共情之心,筑牢安居之基。盱眙县坚持以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努力把住房公积金发展为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不断开拓创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