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协同联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准实施惠企纾困政策。贯彻落实惠企各项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速享尽享、非申即享,共审核兑现涉企扶持资金4.96亿元,让政策“大礼包”成为企业发展“助推器”。联合经发、人社等部门,向企业提供招募外省务工人员一次性就业补贴和交通补助、共享员工补贴等各类人才政策资金2860万元,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加快发展。
二是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紧盯国家退税政策落实关键环节,全年为符合退税条件的企业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6亿元,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开展涉企收费类事项集中公开,实现“清单之外无收费”。落实工业项目建设审批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方零缴费政策,实现水土保持补偿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企业方零缴费。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实体。加强政银企对接,畅通线上线下融资平台功能。通过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区内522家企业放款44.96亿元。组织开展江苏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淮安经开区专场活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延续定制“速易贷”“设备担”等特惠金融产品,全市首笔“设备担”落户我区。全年通过担保费用补贴、风险补偿累计撬动金融机构贷款63.9亿元。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协同联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实施惠企纾困政策。贯彻落实惠企各项政策,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速享尽享、非申即享,共审核兑现涉企扶持资金4.9...【详细】
“五端”协同发力,打造全方位服务网络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淮安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积极响应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实现了审批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该局以政务服务PC端、移动...【详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洪泽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以‘三改三提升’为突破口,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