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想过像这样的老小区还能被管理得这么好,现在住得那叫一个舒心!”在化工新村社区居住了30多年的刘奶奶告诉记者,如今的化工新村和前些年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了解,化工新村建于上世纪70年代,由西南化工片区企业集体宿舍组成,共有122栋楼,324个单元,居住3672户,常住人口7200余人,以前是清江浦区最大老旧小区,是典型的“杂、破、乱、缺”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前期,社区居民对于改造、收费等服务事项,均有很大的抵触情绪。2021年底,化工新村社区成立淮安红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化工新村分公司,开始探索社区“自管物业”的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党委坚定实践“社区管小区”基层治理理念,以“强党建”引领“善治理”,以“小网格”撬动“大服务”,推行党建引领社区管小区“365”模式,实现了化工新村小区“由乱到治”“由治到序”“由序到美”的“蝶变”。
党建引领 红色物业
“非常感谢红色物业,自从他们入驻以后我们生活改变非常大,有什么事在他们的小程序发一下立马就上门为你服务,而且知道我们年纪大了不方便,平时还经常上门帮我们做些家务、唠唠家常,我觉得红色物业比传统的物业更多了一份人情味。”小区居民张老先生告诉记者,红色物业是清江浦区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品牌。以党组织为核心,推进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协同运转,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化工新村社区是淮安市最大单体的老小区,管理服务处处都是难题。“红色物业模式对社区管理是极大的助力!”社区党委书记王淮介绍,通过党组织引领,有效地将业主、社区、物业公司以及城管、公安等部门整合,形成合力,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也有效地拉近了社区跟居民之间的距离。
不忘初心 便民物业
“小”物业服务“大”民生。作为社区“自管物业”的化工新村物业始终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初心,用自身最大的努力给居民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我们物业的员工要么是社区工作人员,要么就是小区的一些困难户。”社区物业经理乔伟说,通过践行“社区管小区”的基层治理理念,我们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为社区多家困难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化工新村社区物业还新建了三处公共健身广场,一处儿童乐园,开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电影院、社区阅读室等等,给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场所。此外,考虑到社区内独居老人较多的情况,社区物业还专门成立了“红色帮办”小组,专门为独居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创新治理 智慧物业
化工新村社区在小区物业管理过程中不断探索“智”治社区模式。先通过安装小区监控、停车地磁、智能烟感、电气监控、智能消防栓、智慧井盖、路灯等设施,后将走访人口信息、商铺信息进行及时登记录入,研发社区公众号、小程序和智慧社区系统互联平台,将社区硬件与软件系统相融合,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服务的铁脚板、大数据、信息化。
化工新村社区智慧系统通过6大服务模块,57个服务功能,畅通了居民反映问题和投诉建议的渠道,结合硬件设施智慧化管理,改变老旧小区物业收费低、物管人员少、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现在的化工新村社区,共有“微格长”29人,“志愿者”158人,社区存在的问题不等居民反映,就已经被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并及时解决。根据系统平台数据,2024年上半年已通过化工新村智慧系统处理居民报事报修200余件,网格员开展网格巡查600余次,每月平均接收到的居民通过“12345”热线提交的投诉工单数量仅为5件。
物业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区“自管物业”的模式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未来,化工新村社区物业仍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治理破局“旧”难题,总结社区治理经验,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书写好化工新村社区“自管物业”的幸福答卷。
记者:杨帆、庄程
2025年1月19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代表通道”活动迎来了盱眙县黄花塘镇芦沟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玲。这位曾经在海军辽宁舰上担任首位女舵手的退役军人,如今已成功转型为基层治理的领航者,她以独...【详细】
在美团清江浦区城西路站点,外卖骑手小李每天结束送餐后都会走进驿站休息。他赞叹道:“这里有冰箱、饮水机和空调,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家。”为了进一步改善外卖骑手的工作条件,解决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进门难、停车难...【详细】
今年以来,作为“五社联动”省级试点,清江浦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支撑作用,不断扩大实践场域,助力高效运行,以社工赋能社区善治,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以参与基层“融治理”为契机,推进“五社联动”生根落地。清江...【详细】